報告交流會現場回顧
會議開場,胡勝發博士在向系友們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后,作了“智能時代IC芯片產業的機遇”主題分享,總結回顧了信息時代40年的發展歷程,闡述了在當今全新的“大”時代——智能時代的GPU-GPT階段,硬件(Hardware, 五金制品、電子設備等)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及其帶來的市場機會。胡博士表示,“大”時代的賦能將給“輕量化、本地部署”的智能“小設備”帶來前所未有的大機遇。
胡勝發博士作分享報告
李秀教授作“人工智能技術前沿與產業熱點”主題報告
1983級系友、中山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院長、 IEEE(國際電工與電子工程師協會) Fellow和AAIA (亞太人工智能學會)Fellow王中風教授曾經在Oregon State University(俄勒岡州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學院任教。CMOS模擬集成電路領域大牛Gabor C. Temes是他當年的同事。NVIDIA(英偉達)的創始人黃仁勛先生畢業于這個學院。王院長對于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提出了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我們現在是用有相關性較強的數據對神經網絡進行訓練得到算法模型。那么對于相關性較弱,無法建立理論模型的數據進行選取和訓練,是否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呢?這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思考。
王中風院長現場分享
1981級系友、現任北京大學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李揮博士作了“人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解決方案之應用及挑戰”的報告。他指出,當前IP網絡存在三大致命缺陷:一、網絡頂級域名中心化管理構成單邊壟斷;二、網絡性能先天不足,缺少安全基因,事故層出不窮;三、網絡架構固化嚴重可擴展和可演進性差。李揮教授及其團隊所提出的基于區塊鏈技術融合未來網絡與IP的多邊共管多標識網絡MIN體系,突破了傳統IP網絡的局限性,可有效解決IP網絡當前存在的三大問題, 對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該技術方案已獲得了國際發明獎、英國專利展、2022年唯一最高獎鉆石獎等重要獎項,MIN體系被評為第6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領先科技成果;入選中央網信辦主辦的《中國網信》2023全球智庫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征文;入選第10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基礎設施論壇科技成果發布會成果,并被大會國際多邊論壇邀請作主題報告。通過介紹多邊共管多標識網絡MIN體系的原理和應用場景,既讓大家受益匪淺,也同時意識到網絡安全工作的任重道遠。
李揮教授作“人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解決方案之應用及挑戰”分享報告
1991級系友、北美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友理事會會長、美國專利律師趙爽對安凱微電子專利工作表示贊賞。他表示,專利申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通過法定程序確定發明創造的權利歸屬關系,保護發明創造成果,獨占市場,以此換得經濟利益,比如高通公司有將近一半的營收來自于專利授權許可;二是企業的自我保護,防止友商將類似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影響企業自身產品的生產權與銷售權。最后,趙爽表示可以對安凱微電子以及其他國內企業在美國申請專利等相關知識產權問題提供協助。
趙爽律師現場分享
在交流環節,胡勝發博士還向參訪系友們介紹了公司和清華大學集成電路與通信學科在研究生培養以及研發項目合作方面的情況與成果,同時,希望與自動化系以及系友們開展更廣泛、深入、緊密的產學研合作。
會議現場
本次活動由深圳市清華大學校友會自動化系分會主辦。分會會長、1983級系友、珠海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創新中心主任宋靖雁教授帶隊參訪交流。1994級系友、分會副秘書長顧國旭,1995級系友、得一微電子CEO吳大畏,自動化系綜合辦公室行政工作助理崔巖等系友參加了本次活動。
部分與會系友合影留念